酝酿了多年的赴美大计终于在去年寒假付诸于行动,这让我的心在寒假时久久处于兴奋的状态中。America,美国,一个飘在另一半球大陆上的国家,从他被哥伦发现到如今成为当世第一大国,崛起的速度之快,发展之强劲,可以说是一个神奇的过程。带着对他的好奇,我踏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
一、风中的城市,烈焰重生的芝加哥
14个小时的天空之旅,脚下的土地、呼吸的空气、随处可见的英语,无不提醒着我已经来到芝加哥的事实。冬季的芝加哥,不负他风城的美称,呼啸凌冽的风雪刹那间吹走了一身的疲惫。看着那风中翻滚的雪花,远不是“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江南雪景可以比拟的,他带着这个城市的气质,不屈而坚强,热情而奔放,自信而骄傲,向每一个人传递着这一份情感。然而雪后的芝加哥,又是那么的澄澈。或许是国内的雾霾天气给我留下了严重的阴影,如今看到就不见的蓝天白云都能欢喜上一阵。看着蒙着白绫纱的房前院落,两层的木质小屋,倒是让我体会了一把美式家庭的瘾。
芝加哥在1871年遭受了一场大火,30小时的噩梦几乎摧毁了这个当时美国发展最快的城市,如今在海军码头的彩玻技术博物馆里陈列这当时幸存下来的彩玻门窗。在漆黑的背景墙上,显得尤其鲜艳夺目,渐变的色彩中散发着玻璃独有的光华,站在他的面前,是一种震撼的享受,流连忘返。圣母耶稣的故事、田野炊烟的宁静、娇艳欲滴的花刻画其上,像是穿透了世纪的目光,无声的张扬着烈焰下重生的芝加哥的风华。
二、近赤道的热情,饕鬄般的游轮
从严寒到酷暑的距离有多远?那就是从芝加哥到迈阿密的距离。十分有幸坐上了世界第一大游轮allure of the sea,饕鬄似得休闲美食背后,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美国人的自觉和礼仪。
船靠岸在一个岛上,有一天的时间尽情感受碧海沙滩的魅力。清澈见底的大海,翻腾的海浪,细细的沙子还有一个个趴在躺椅上晒日光浴的外国人,组成一幅和谐的图景。中午就在岛上吃自助餐,不需要工作人员维持秩序,大家都自觉的围着拿餐处排起了长队,不见拥挤,没有插队,也没有任何抱怨,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这种在公共场合的自觉性是在中国难以见到的,换做中国的自助餐,抢着拿,多的拿那是经常会出现的事。
在船上看演出前,门口也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都是那些没有预定看票的人,等到允许他们进场时,就看到他们一个接一个非常有秩序的走入。这一幕幕的自觉表现在船上随处发生,随处可见,处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我明显感到平时的行为都注意了许多,都不好意思随意了。
三、行万里路,走进多面的纽约
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然而,万里路上若没有了学习,那就只是一个邮差。自驾到纽约,这一路上,我几乎可以用目不暇接来形容,不是因为沿途的风景,而是那一个个大写的英文字母。平时看惯了可爱的小写字母,一下子蹦出来的大写总是让人捉急,况且是在行驶途中,由不得人多加思索。不过,经过这一路,也狠狠地补了大写的缺陷,看的越来越快。
高速上胎压不足有没有修理厂怎么办?那就快找加油站充气去!路上的这个小插曲都吓了一车的人,不过还好,经过交流演示,顺利的在加油站学会了自己充胎气,有惊无险。
布鲁克林是个有点偏离纽约主城中心的地方,行驶着感觉是上世纪的老式地铁,拥有着满墙涂鸦的站台,用斑驳这个词形容车站毫不为过,岁月的痕迹充斥在地铁站里。让我也看到了美国与想象中不一样的一面。而进了市中心,看着电影里熟悉的街道,高耸入云的建筑物,自由女神像神圣的光辉等等,多面多彩的纽约就这样浮现眼前。
旅途的时间总是流逝的飞快,转眼间,夕阳笼罩了美国的东海岸,而我也踏上了回家的飞机。美国,只窥探了你的冰山一角,这一角也让我感受良多,无论是与中国相差迥异的素质,风格差异巨大的文化,还是让人感慨万千的景色,对待事物的热情,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学到了许多,懂得了许多。浓墨纷飞的描述不如亲身经历的感受,期待下一场与美国的邂逅。
胡佳楠
2014.6.25